仪器简介
n 依据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》第三版、第四版以及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》要求研发的智能型全波段分析仪器,更适合国内水质检测环境需求。
功能特点
1) 70种可测参数:可检测COD、氨氮、总磷、总氮等56项(紫外可见全波段分光光度法类指标检测)、温度、pH、电导率、溶解氧、ORP(水常规项指标检测);
2) 性能强悍,一台仪器全测定:是多参数水质测定仪,也是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;预置450条曲线,用户也可以自行制做曲线,扩展测定项目波长自动切换,是一款可基本覆盖全行业的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;
3) 多功能比色池,测值更准确:兼容10mm、30mm比色皿与φ16mm管比色,单比色池升级限位功能,提升样品测量的一致性与准确性;
4) 数据智能分析:可定时、定期查看整理检测数据,通过系统智能分析数据趋势及比率,为水质检测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持;
5) 硬件升级,产品细节全拉满:进口氘灯紫外光源,波长重复性更好,更稳定,10.1英寸超大彩色触摸屏,界面交互直观明了;
6) LHOS智能交互系统:全新自研LHOS水质检测系统,全中文菜单导航,界面显示、功能选择、参数设置等一目了然,一学就会;
7) 数据传输及打印:每个项目10000条数据独立存储,可自由查看、也可通过USB接口和红外传输至电脑;自带打印机,可打印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;
8) 专业配件及试剂:标配30孔智能双温区消解仪,可同时进行2种消解模式,配备完善的专业耗材试剂,工作步骤大大减少,测量更加简单、准确。
技术参数
性能参数
分光光度法参数 | |||
检测参数 | COD、氨氮、总磷、总氮等56项(紫外可见全波段分光光度法类指标检测) | ||
显示模式 | 透光率(%)、吸光度和浓度 | 波长范围 | (190-1100)nm |
波长重复性 | <0.6nm | 透射比误差 | ±1.5% |
杂散光 | <0.1% | 波长准确度 | ±1nm |
谱带宽 | 2.0nm | 曲线数量 | 450条曲线 |
数据存储 | 每个项目10000条 |
水常规项指标参数 | |||||
检测参数 | 温度 | pH | ORP | 电导率 | 溶解氧 |
测量范围 | (-25~125)℃ | (0.000~20.000)pH | (-2000~2000)mV | (0~200)mS/cm | (0.00~20.00)mg/L |
单 位 | ℃、℉ | 自动切换 | — | — | — |
分辨率 | 0.1℃ | 0.001pH | 0.01mV | 0.01μS/cm | 0.01mg/L |
饱和度 | — | — | — | — | (0~200)% |
零值误差 | — | — | — | — | ≤0.1mg/L |
响应时间 | — | — | — | — | <60s达到90% |
温度范围 | — | — | — | — | (-10~60)℃ |
温度示值误差 | — | — | — | — | ≤0.2℃ |
盐度补偿误差 | — | — | — | — | ≤2% |
物理参数 |
仪器尺寸 | (480×380×240)mm | 仪器重量 | 17.5Kg |
显 示 屏 | 10.1吋触摸显示屏,全中文显示 | 样品池兼容性 | 比色皿/比色管 |
工作环境 | |||
环境温度 | (5~40)℃ | 环境湿度 | 相对湿度≤85%RH(无冷凝) |
工作电源 | AC220V±10%/50Hz | 额定功率 | 95W |
测定项目
分类 | 序号 | 项目名称 | 分析方法 |
COD | 1 | COD高量程皿 |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|
2 | COD低量程皿 |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| |
3 | COD高量程管 |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| |
4 | COD低量程管 |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| |
5 | COD高量程预制 |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| |
6 | COD低量程预制 |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| |
7 | 高锰酸盐指数 | 高锰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| |
氨氮 | 8 | 氨氮方法1皿 |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|
9 | 氨氮方法1管 |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| |
10 | 氨氮方法1预制 |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| |
11 | 氨氮方法2低皿 |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| |
12 | 氨氮方法2低管 |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| |
13 | 氨氮方法2高预制 |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| |
14 | 氨氮方法2低皿 |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| |
15 | 氨氮方法2低管 |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| |
16 | 氨氮方法2低预制 |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| |
总磷 | 17 | 总磷低量程皿 |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|
18 | 总磷低量程管 |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| |
19 | 总磷低量程预制 |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| |
20 | 总磷高量程皿 | 钒钼黄分光光度法 | |
21 | 总磷高量程管 | 钒钼黄分光光度法 | |
22 | 总磷高量程预制 | 钒钼黄分光光度法 | |
总氮 | 23 | 总氮 |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|
24 | 总氮 | 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| |
有机污染物 | 25 | 硝基苯 |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|
26 | 挥发酚 | 4-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| |
27 | 甲醛 |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| |
28 |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|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| |
29 | 二硫化碳 | 二乙胺乙酸铜分光光度法 | |
30 | 苯胺类 |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| |
31 | 三乙胺 | 溴酚蓝分光光度法 | |
32 | 水合肼 | 对甲基氨基甲醛分光光度法 | |
33 | 三氯乙醛 | 吡唑酮分光光度法 | |
无机污染物 | 34 | 硝酸盐氮 | 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|
35 | 亚硝酸盐氮 |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| |
36 | 游离氯和总氯 | DPD分光光度法 | |
37 | 磷酸盐 |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| |
38 | 硫酸盐 |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| |
39 | 氟化物 |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| |
40 | 硫化物 |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| |
41 | 氰化物 | 异烟酸-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 | |
42 | 硼 | 姜黄素光度法 | |
43 | 碘化物 | 催化比色法 | |
44 | 硫氰酸盐 |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| |
金属指标 | 45 | 铁 |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|
46 | 六价铬 |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| |
47 | 总铬 |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| |
48 | 锌 | 锌试剂分光光度法 | |
49 | 铜 | BCA分光光度法 | |
50 | 镍 |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| |
51 | 铅 | 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 | |
52 | 镉 | 镉试剂分光光度法 | |
53 | 锰 | 高碘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| |
54 | 银 | 镉试剂2B分光光度法 | |
55 | 锑 | 5-Br-PADAP光度法 | |
56 | 痕量砷 | 新银盐分光光度法 | |
57 | 总砷 | Ag(DDC)光度法 | |
58 | 铍 | 铬天箐S分光光度法 | |
59 | 钴 | 5-氯-2-(吡啶偶氮)-1,3-二氨基苯光度法 | |
60 | 钒 | 钽试剂(BPHA)萃取分光光度法 | |
61 | 钡 | 铬酸盐间接分光光度法 | |
62 | 铀 | TRPO-5-Br-PADAP光度法 | |
63 | 钍 | 铀试剂Ⅲ光度法 | |
感官 | 64 | 色度 | 铂钴色系 |
65 | 浊度 | 福尔马肼分光光度法 | |
66 | 悬浮物 | 直接比色法 |